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哲學相關] [嘴砲] 格義西學

我有一直有個很想推廣開來的名詞:格義西學。

這詞是參考格義佛學。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初入中國。當時的漢人搞不清楚佛教的教義,所以包括當時的佛教高僧和學者,都會用中國固有的道教或儒教概念來解釋佛教教義。例如用道教的「無」來解釋佛教的「空」。直到日後漢人對佛教的教義有了足夠的熟悉,才結束這段佛教的「大誤解時代」。

清末民初,也有很多學人試圖介紹西方的思想。當然這些人很多都是鴻儒或歷史偉人,也對啟迪民智多所貢獻。但畢竟受時代所限,很多對西方思想的了解有嚴重的錯誤。最基本也最常見的錯誤,就是用儒家的理論去理解西方的民主和自由主義,用「禪讓」、「選賢與能」來了解「選舉」。其實完全不是那一回事。

我不是要說中西方思想沒有可以交流之處,或是「西方民主自由,我國古已有之」,更不是「民主和自由主義是西方歪風,不適合華人社會」。我想主張的是,正確的了解是必須的。

不然就像有些人說「守護華人傳統一夫一妻婚姻價值,反對同志婚姻」,忽略華人傳統婚姻其實是一夫一妻多妾。論點無效就算了,還很丟臉。

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如何推廣殺龍神拳

傳說在武林之中,有一門神秘的武學,可以一招殺死恐龍,人稱殺龍神拳。

有位少俠,欲學此功,遍訪名山,終於找到一間「終極恐龍道館」,立馬拜師。

苦修十載,少俠終於習得殺龍神拳精髓。拜別師門,少俠下山準備鏟奸除惡,首先便是要找幾隻恐龍來殺龍立威。然而行走江湖數十載,仍未見一龍。

直到有日於崑崙山頂峰洞穴,遇見一名本派老前輩,老前輩才緩緩告訴他:「孩子啊!我老實告訴你,恐龍在六千五百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

少俠(此時已經是老俠)無龍可殺,亦無其他專長。便另尋一處名山,開闢「無敵恐龍道館」,繼續傳授殺龍神拳。

------

敝國教育人士非常善於先天下之憂而憂。

有的時候擔心我國少年缺乏國際觀,沒辦法告訴美國人伊拉克不在南美洲;
有時擔心我國學生無法紙筆計算微積分,會被美國人用計算機淘汰;
有時擔心我國學生古文造詣不足,碰到老外烙不出兩句論語唬人。

不過他們憂心的內容也許只有他們會憂心。

最近才結束的大學聯考,照例讓敝國教育人士呼天搶地,如喪考妣了一番。例如這篇投書。

很遺憾的是,浩瀚國學恐怕對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類沒甚麼用處,背誦文學流派的演變、了解文言文的字義句讀,顯然對每天我們必須的語文使用能力沒甚麼助益。雖然我不確定高中國文老師能不能算是活在現代社會,以至於他們不太了解職場與人際互動需要的語言能力是甚麼。不過我在此聲明,現代社會是沒有人在說文言文的,最多就是引用個一兩句。

語言的核心用途是溝通和傳遞資訊,而國民教育在理念上是要培養一個現代公民擁有必備的各種基本能力。從這種角度來說,語文教育的重點是基礎邏輯、論說文寫作、演說術以及一些現代化的修辭運用。這些能力無論是日常社交、職場或是各種公民性質活動上,都是極為重要的能力。這才是「具備國文程度的未來人才」。

當然國民教育也有培養愛國心、統治正當性與民族認同感的功能,不過這是屬於不可告人的層面,本篇假正經的文章不打算討論這部分。

正如恐龍道館的教學內容當然並不是那些俠士們走江湖需要的技法,我們的國文教育也無意教導這些必要的語文能力,因此我們的國文教育花大量時間在背誦古文的章節句讀,字形字義。至於修辭運用教學則是五言絕句的格式,演講是仿北韓主播的劇場表演法,宣稱國文要考出批判思辨能力,作文卻年年都考抒情文。

不過批判能力這項有點非戰之罪,畢竟我國國文教育者受教時便未曾學習過基礎邏輯,會錯把抒情當批判思辨,也是可以諒解的。這點必須幫他們辯護。

如果現代中文使用者覺得有必要恢復使用文言文,無法在社交場合和公司會議內即興創作五言絕句、引用二十四史的人物傳記的人會成為笑柄的話,那麼缺乏這些能力的人確實會「無法面對市場、缺少競爭力」。但目前的趨勢不是如此,我們不用擔心看不懂項羽本紀會被市場淘汰。

學習古文可能對生活中的語言使用有幫助,殺龍神拳也可能有一兩招能夠當成防身術使用。不過直接學習防身術應該更為有效。

古文之美並不需要否認,殺龍神拳也很有可能有優美的發招動作與氣勢。不過現世已無恐龍存活,也沒有人在用文言文溝通。美學是相當個人的體驗,不須要強迫所有人閱讀共同的文學作品。退一步來說,現行背誦章節句讀,字形字義或是某段古文使用了哪種修辭學技法,並不是個「傳達古文之美」的好方法。

如果學生有無限的時間那倒還好談,不過現實是就算每天都是八堂課,學生一周的上課時數最多就是四十小時,不可能把任何你主觀想要給學生吸收的東西都塞給他,事有輕重緩急之分。

如果有人立志以修習古文為一生最大的美學享受,或是學習殺龍神拳強身健體,我們當然應該樂觀其成,不過強迫所有人學習殺龍神拳,並且主張不會殺龍神拳的人便是肌柔骨脆,不堪一用的草莓族云云,還是算了。

至於羨慕他國恐龍道館培訓嚴格,招式風格更為古樸精純之類的言論,更是大可不必。

對了,行文至此,我想大家都應該了解到甚麼是正確推廣殺龍神拳的方法。

一個聰明的少俠不應該躲到名山上開闢終極恐龍道館,正確的作法,應該是要求教育部把殺龍神拳列為大學入學必考武術。並組成「搶救殺龍神拳聯盟」,為守護有六千五百萬年悠久歷史的武學文化傳承而戰。這有點像強迫推銷,不過如果是做為教育部業管範疇以及大學入學標準的話,消基會和家長是不會來告你的。

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

如何避免小確幸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小確幸這個詞開始四處氾濫,尤其是在各大社群網站上。

今天喝了咖啡,小確幸。

咖啡買一送一,小確幸。

看了暮光之城,小確幸。

剛好趕上垃圾車,小確幸。

下雨天摸走店門口不知道誰的傘,小確幸。

勞退基金出問題而我是公務員,非常小確幸。

通常小確幸這個詞的出現會伴隨著LOMO相機拍攝的照片,內容物有咖啡、雜誌、窗外微雨,以及另一台LOMO相機。發言者的配件包括粗框眼鏡、素T和針織衫、窄褲,以及其他昨天搜尋google,一篇名為《文青必備的50件造型裝備》的文章中找到的建議配件。這篇文章同時也出現在某本過季時尚雜誌中。

到底為什麼有這麼多可以小確幸的瑣事?

小確幸(微小、確實的幸福)這個詞來自我們的文青教主村上春樹,他對小確幸定義是:

「為了找出生活中個人的小確幸(雖然小,卻很確實的幸福),還是需要或多或少有類似自我節制的東西。例如忍耐著做完激烈運動之後,喝到冰冰的啤酒之類的時,」

這個小確幸例子,硬要說可以算有點生物學基礎,我們知道劇烈運動後人腦會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會讓人產生幸福感。不過後面的冰冷啤酒就相當多餘,會讓人懷疑你剛剛運動的意義是甚麼。不過稍微查表後,我們得知跑步半小時大約可消耗150~200卡熱量,而一杯330ml的啤酒大約150卡,剛好能抵銷,還算可以接受。希望村上春樹先生的跑步有超過半小時。

不過村上村樹先生的另一個例子就相當的不知所謂:欣賞自己摺好內褲。

抱歉,折內褲要如何讓你分泌多巴胺呢?說起來生物學證實刻苦也會分泌多巴胺,但折內褲實在是跟刻苦扯不上邊。當然也許對村上先生來說,這樣就很刻苦了。我們不能期待小資教主文青王的忍受痛苦能力。

現在通行的小確幸就更為薄弱,不需要折內褲這種程度的忍耐,沒有被雨淋到也能算小確幸。

問題點在於,你只要露出傻笑,任何事情都可以變成小確幸。所謂的自我節制與痛苦也是可以任意連結的,所以關聯性往往相當薄弱。而且小確幸經常都是些意味不明的事情,我想除了情人,沒有人會關心你外衣下的內褲有沒有皺褶。

好吧,除了生日、情人節、交往紀念日,你的情人應該也不會關心你的內褲皺褶。

其實小確幸的定義本身就很有問題,小是一定的,幸福就是你高興。確實兩個字就不一定了。這個世界上重要的事情都不怎麼「確實」,不見得是國家大事,任何跟你人生相關的事情都充滿了不確定。大學的專業可能畢業後已經失去市場需求,你習慣的健康養生法打一開始就可能是直銷騙局,甚至結婚後可能碰上外遇。生活中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有不確定性,要靠耐心、努力與時間去面對。

所以小確幸最後必然趨向自high,因為所有不自high的事情都沒辦法小確幸。想著小確幸,你沒辦法成為成功商業人士、開咖啡廳,甚至當個好的LOMO相機攝影者,所有這些事情都小不起來。

小確幸創造一種幻覺,一種在微小庇護所中不受威脅打擾的幻象。但事實上這個世界並不美好,當你正忙著小確幸的時候,政客正在貪汙你的稅金,你看的新聞和報紙正在被可疑的資金收購,你支持的候選人正在把家小移往國外,你信任的意見領袖正在扭曲事實,而你,因為從電視上多學了一些新知,小確幸。發現自己總是明白又同意報紙電視上那些看似困難的東西,小確幸。覺得自己有主見,有素養,小確幸。慶幸自己屬於理性的一群,真真小確幸。

至於其他無法滿足這微小幸福幻象的,都有夠沒禮貌。

人家都已經上太空了,而你還忙著小確幸。

要避免小確幸,你就要努力了解這個世界的實質面。沒有人能全面的了解這個世界,但是越多與越廣的知識,你就能避免將心思全放在追求虛幻的安穩。了解到沒有「確切的幸福」的存在,不意味著再也感覺不到所謂「平凡簡單的快樂」,而是了解到這是生活中的調味,不是值得全心追求而忘記外面世界變化的東西。

世界影響你,你也影響著世界。也許不是那麼直接與明顯,但卻是紮紮實實的影響著。